-
大庆支队特勤大队举办“五年十冠”纪念仪式活动
你见过凌晨三点的消防站吗?
不是电影里那种喊着口号冲进火场的镜头,是有人蹲在角落,盯着手机里一条区块链记录发呆——那是他去年救出第一个孩子的积分,系统自动给他弹了枚电子勋章。
我们总以为特勤大队靠的是体力和勇气,可去年他们拿下的十三个冠军里,有三个是无人机和灭火机器人联手完成的。
那台能负重两百公斤的外骨骼,不是科幻片里的道具,是真有人穿着它,在坍塌的商场里扛了三个小时,把一个老太太背出来。
没人鼓掌,没人拍照,只有头盔里的生命体征监测器,滴滴响了两声,确认她心跳稳定。
你可能不知道,现在每个队员的晋升,不再看谁写材料写得漂亮,而是看谁在模拟训练里救活了二十个“虚拟人”。
VR里摔断的肋骨不会疼,但系统会记下来,你第几次没及时打开热成像,第几次因为犹豫错过了黄金四分钟。
这些数据,全上链了,改不了,删不掉。
有人嫌这太冷冰冰。
可你知道吗?
去年有个新兵,连续三个月积分垫底,被调去后勤搬器材。
他没抱怨,每天凌晨四点自己加练,三个月后,他一个人在模拟火场里救出了七个“被困者”,系统自动给他加了47分。
那天晚上,他发了条朋友圈,就一张图:电子勋章列表里,多了个金色的“第一响应人”。
这不是打鸡血,这是把人性的温度,焊进了算法里。
他们现在不光自己练,还带着全省的队友一起改。23个骨干被抽去国家队,带回去的不是奖杯,是一套能算出你哪次转身慢了0.8秒的训练模型。
有人说这是把人当机器,可你想想,当火灾现场每秒都在死人,你敢让一个靠经验、靠直觉、靠运气的消防员冲进去吗?
他们建了智能化训练基地,明年要开全国现场会。
可最让我动容的,是那个“荣誉档案”平台的首页写着一句话:“你的每一次选择,都值得被记住。
”
不是因为要当英雄。
是因为你曾经在黑暗里,没放弃过谁。
举报